5年5000座换电站,吉利科技的这把“豪赌”能成吗?
要改变世界并不容易,但总要有人先迈出这一步。在各个车企都纷纷开始自身“换电”建设的时候,吉利科技却表现出了更大的野心。
继9月16日落户重庆后,10月18日,吉利科技集团第二座换电站也正式在山东济南投入运营。而这座换电站最大的不同,就在于“智能”两个字。
吉利科技换电技术负责人王志海在现场介绍,吉利科技自主研发的首个智能换电站,采用的是一个双仓单工位的设计,配置39块电池,且由智能无人值守设计,换电全过程可自动进行,不需要人工辅助。简单来说,一辆需要换电的车辆,从进站到出站,仅仅需要90秒的时间。
“智能”不仅体现在单车换电时间上,同时也能够提升单个换电站的服务数量。现场技术人员介绍,根据不同的换电车流量,换电站会调整充电的战略,比如正常情况下,电池充电的电流大小为90Ah,但如果此时需求量特别大,那么换电站将会尽可能地提升充电电流,最大程度地缩短充电时长。而在极致的情况下,这39块电池,甚至可以支持上千辆汽车来换电。
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智能化基因,吉利科技有了面向行业开放的野心。虽然目前换电站只支持枫叶80V这一款车型的换电,但据介绍,吉利科技的换电平台能够覆盖2.7-3.1米的轴距带宽,不同级别的轿车和SUV都能够兼容,同时对电池包进行了扁平化标准设计,使其结构尺寸能够满足目前市场的主流纯电动平台设计。
也就是说,吉利科技打造的换电站,能够为市面上绝大多数乘用车提供换电,但唯一的前提是,这款车使用的电池包要出自吉利科技。
目前,其在国内外已经签了超过1000座换电站,而到2025年,这样的换电站数量将超过5000座。
不难发现,家底丰厚的吉利科技,在当下“豪赌”了一把:先用压倒性的换电站数量抢占市场,倒逼一些已经丧失先机的企业加入他们,而到这时,灵活设计的电池包也就派上了用场。
不得不说,这样类似基建似的设施建设,对于很多没有吉利科技如此实力的车企而言,的确是个非常大的诱惑与机会。但面对其他市场保有量大,且也在积极建设自己换电体系的车企而言,吉利科技又能有多大的把握与优势呢?
“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行业形成通用化的行业标准。”在现场,工作人员多次提到了这一目的,但毕竟确立标准是几年之后的事情,如何让更多的电动汽车用上吉利科技的电池,或许才是其现在要思考的事情。
相关推荐
- 2020/10/18均胜电子官方答复“日本工厂安全带织带数据存疑问题”
- 2020/10/19盖世周报 | 奥迪一汽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;LG化学三季度利润大涨
- 2020/10/19苹果泰坦项目获新专利 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变道
- 2020/10/19Bollinger为电池组申请专利 可配置成大小和容量不同的电池组
- 2020/10/18预售价9.98-15.98万元 MG领航开始预售
- 2020/10/18奇瑞官方回应新能源车原地空跑事件
- 2020/10/18北京汽车:北汽德奔股权变更不影响与戴姆勒的合作关系
- 2020/10/18中国品牌九月志:销冠易主 长安上位,红旗再次创新高
- 2020/10/18宁德时代宣布:永不起火的811电池年底上车
- 2020/10/20通用汽车将宣布重大投资 扩大美国电动车生产
- 2020/10/20大众(中国)前三季度共交付266万辆汽车 大众品牌占比超七成
- 2020/10/20美国研发新度量法 可评估自动驾驶汽车感知系统的准确性和延迟性
- 2020/10/20什么国产车这么狂,订车还得要求有“资格”?
评论区域